1. 主页 > 关于我们

于汉超:中国球员不知如何摘掉外界有色眼镜 中国足球并非全无希望

近日,于汉超在接受国内媒体专访时表示,中国球员不知道如何摘掉外界的有色眼镜,离开足球后可选择的糊口方式很少,而他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并非全无希望。

于汉超说道:“我不能完全否认球迷对于中超联赛越来越不好看的说法,联赛水平确实明显下降了,肉眼可见,没人能否认。但不至于差到没法看,取决于你是什么心态。假如跟之前超级外援在的时候比,确实不一样,但假如你热爱的是球队本身,那我认为只要球队愿意努力拼,比赛就能看。申花球迷这点就做得非常好,他们去客场远征总是让全队感动。”

“其实中超的跑动距离未必减少了,射门也不一定变少了,各个队情况都有所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有些球队的跑动距离可能还增加了,因为皮球一直在空中,你拿不到球权就得多跑,所以跑动距离不一定能反映球队的真实水平,只能体现努力程度。有高水平外援的时候,球队能更多地进行有效传递,反而制造的进攻威胁更大,破门机会也更多。”

“至于球迷对中国职业球员不够尊重,我觉得就是认知的差距。外界不了解足球这个领域,许多球员也不知道怎么看待足球之外的世界。外界的评价依据就是场上表现,就是成绩,而我们经常抱以无所谓或委屈的态度。我们不知道该解释什么,不知道怎么摘掉外界的有色眼镜,球员赚钱多也不是偷来或抢来的,是老板给的,怎么赚钱多就导致我们成了社会公敌?”

“球员只能看到自己,但球迷看到的是五大联赛,还有日韩联赛,他们会拿我们跟其他国家的球员比较,然后再对比薪酬,发现我们的水平跟收入不相符,觉得我们拿到了超出自身能力的薪资,这就是球迷的认知。但我们拿到这份钱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机、好政策以及好市场。不能把平台当本事,不能把幸运当实力。”

“我一直告诫自己,不能怪大众,如果换到他们的视角去看,可能也会得出一样的感受。不过外界看不到的是我们这些球员可能与整个社会脱节,如果不能继续从事足球,选择的范围非常小。大家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,没有留意到竞争有多残酷。现实就是这样,我们被贴上了各种标签,想让这些标签少一些,我们就得洁身自好,用球技和职业精神展示自己。”

“我没有考虑得那么长远,没去想中国足球未来会是怎样,有时候就取决于我们这些从业者现在怎么做。即便有希望,如果现在不努力,那也不是属于我们的希望,是别人的。如果没有希望,那更要努力,因为所有人都对自己的家庭有责任。我倒不认为中国足球一定会沉沦下去,因为还有吴指导(吴金贵)、智哥(郑智)、谢晖指导、李金羽指导、郝伟指导、李玮锋指导等国产教练,他们都在努力。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,一定会有转机。”